PCB 打樣:四大特殊工藝
- 發布時間:2025-04-17 15:00:22
- 瀏覽量:650
在PCB打樣過程中,常見的四大特殊工藝通常指以下技術,它們對電路板的性能、可靠性和應用場景有重要影響:
1. 沉金(ENIG,化學鎳金)
-
工藝說明:通過化學沉積法在銅表面覆蓋一層鎳(防氧化)和一層薄金(保護鎳層并增強可焊性)。
-
特點:
-
表面平整,適合高密度貼裝(如BGA、QFP等精密元件)。
-
抗氧化性強,保存時間長。
-
焊接可靠性高,常用于高頻信號和高速電路。
-
-
適用場景:高精度電子設備、通信設備、工控主板等。
2. 盲埋孔(Blind/Buried Via)
-
工藝說明:
-
盲孔:僅連通外層和內層部分,不穿透整個板。
-
埋孔:完全隱藏在內層的孔,不暴露于外層。
-
-
特點:
-
減少過孔占用空間,提升布線密度。
-
改善信號完整性,減少寄生效應。
-
工藝復雜,成本較高。
-
-
適用場景:多層板(6層以上)、手機主板、航空航天等高密度、高性能設備。
3. 阻抗控制(Impedance Control)
-
工藝說明:通過精確控制線寬、介質厚度和材料參數(如介電常數),確保信號傳輸的阻抗匹配。
-
特點:
-
減少信號反射和損耗,保障高頻/高速信號完整性。
-
需要嚴格的PCB疊層設計和工藝控制。
-
-
適用場景:高頻電路(如5G、射頻)、高速數字電路(如DDR、PCIe)等。
4. 厚金工藝(如金手指、電鍍硬金)
-
工藝說明:在插拔接觸區域(如金手指)電鍍較厚的硬金層(通常為鎳+金),增強耐磨性和導電性。
-
特點:
-
耐插拔次數高(可達數萬次)。
-
成本較高,工藝難度大。
-
-
適用場景:內存條、顯卡、工業連接器等需要頻繁插拔的接口。
其他常見特殊工藝補充
-
噴錫(HASL):分有鉛和無鉛,成本低但平整度較差,適合普通焊接。
-
沉銀(Immersion Silver):適合高頻信號,但易氧化。
-
HDI(高密度互連):微孔、激光鉆孔技術,用于超薄高密度設計(如智能手機)。
-
陶瓷基板:高頻、高溫場景(如LED、功率模塊)。
選擇建議
-
明確需求:根據電路頻率、元件密度、可靠性要求選擇工藝。
-
成本與交期:特殊工藝會增加成本和制造時間,需提前與廠家溝通。
-
設計規范:如盲埋孔需提前規劃層疊結構,阻抗控制需提供參數要求。
通過合理選擇特殊工藝,可顯著提升PCB性能,滿足復雜應用場景的需求。建議在打樣前與PCB廠家詳細確認工藝細節!
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意為分享交流傳遞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
